2015年播的《花千骨》,到现在打开视频平台,还能看到它在热搜榜上晃悠。数据不会骗人——某平台统计,光是2023年,这部剧就上了37次热搜,重播时的实时观看人数,好几次比同期新剧还高。有人说这是因为这几年没什么像样的好剧,可真的是这样吗?今天就来扒一扒,这部老剧到底藏着什么魔力,能让观众看了又看,甚至00后都在疯狂补课。
《花千骨》最绝的,是里面的人就像从书里走出来的,每个表情、每句话都带着劲儿。赵丽颖演的花千骨,一开始眼睛亮得像装了星星,对着白子画喊“师父”的时候,声音甜得能掐出蜜。可后来被逼成妖神,眼尾一挑,嘴角往下撇的样子,连弹幕都在刷“隔着屏幕都觉得疼”。这种从纯真到绝望的变化,不是靠化妆变装,而是眼神里的光一点点灭下去,谁看了能不揪心?
再看霍建华饰演的白子画,明明心里爱得要死,脸上偏要装得冷冰冰。
有场戏他给花千骨钉销魂钉,手在抖,额头冒冷汗,可嘴里说的还是“长留戒律不可破”。
这种憋着的劲儿,比现在剧里那些张口就说“我爱你”的桥段,让人记得牢一百倍。反观现在有些仙侠剧,男主除了耍帅就是谈恋爱,女主永远傻白甜,看完整部剧,连他们叫啥都记不住。
最绝的是杀阡陌,马可演的这个角色,涂着红嘴唇穿着花衣服,却一点不娘。
他对花千骨说“你若敢为你门中弟子伤她一分,我便屠你满门”,那眼神里的狠劲儿,比好多男主张狂多了。现在的剧里,要么就是清一色的高冷男神,要么就是傻大个,想找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,太难了。
《花千骨》里的名场面,简直能做成一部集锦。还记得花千骨被逐去蛮荒那段吗?她跪在雪地里,白子画背对着她挥剑,说“从今往后,你我师徒恩断义绝”,她趴在地上笑到流泪,说“师父,你从来没有信过我”。这段戏播出时,某平台的弹幕直接爆了,一分钟刷出2万多条,好多人说自己跟着哭到鼻塞。
还有十方神器的设定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妙。每个神器都有自己的故事,比如悯生剑要杀最爱的人才能开封,流光琴能抚平人心的伤痛。这些不是随便编的道具,而是跟着剧情走,比如花千骨为了救师父,宁愿用自己的血去喂神器,这种付出不是为了谈恋爱,而是带着点悲壮的劲儿,比现在剧里为了抢个玉佩就打半天的戏,高级太多。
现在的仙侠剧呢?要么就是男女主逛花园逛三集,要么就是为了虐而虐,女主莫名其妙就被误会,男主二话不说就捅刀子。有观众吐槽:“看新剧就像在吃快餐,吃完就忘,可《花千骨》像老家炖的红烧肉,越嚼越香。”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《花千骨》播的时候,仙侠剧还没那么多套路。那时候没有什么“工业糖精”,也不流行“三生三世都要谈恋爱”。这部剧里,花千骨和白子画的师徒情,杀阡陌的兄妹情,甚至霓漫天的嫉妒,都写得明明白白。就像东方彧卿,明明是为了报仇才接近花千骨,最后却为了救她挡了一剑,临死前说“总算没骗你”,这种坏人变好人的转折,比现在非黑即白的角色真实多了。
那时候的世界观也不是瞎编的。长留山的弟子要早起练剑,犯错了要去思过崖反省,就像现实里的学校一样有规矩。不像现在的仙侠剧,仙界的人整天没事干,除了谈恋爱就是打架,连个正经差事都没有。有网友统计,《花千骨》里光门派规矩就提了17处,每个角色的行为都得照着规矩来,这种真实感,让观众觉得自己真的闯进了一个神仙世界。
有人说《花千骨》能火到现在,是因为这几年的仙侠剧太拉垮。这话有点道理,但不全对。这几年也有评分高的剧,可为什么就是留不住人?看看数据就知道,某平台做过调查,观众弃剧最常见的原因,58%是“角色太假,根本代入不进去”,32%是“剧情磨磨唧唧,不知道在讲啥”。
《花千骨》也不是完美的,剧情确实有点拖,后面十几集几乎都在虐,还有些特效,比如杀阡陌的功力特效,现在看像PPT。可它胜在把最关键的东西做好了——让观众相信里面的人,在乎他们的死活。就像花千骨被关在海底监狱,好多观众自发在微博上刷“放她出来”,这种和角色共情的劲儿,才是一部剧能活下来的根本。
看《花千骨》的时候,总觉得里面的人离自己很近。花千骨会哭会闹,白子画会纠结会后悔,就连反派都有自己的苦衷。
现在的剧里,角色好像都住在玻璃罩里,漂亮是漂亮,却摸不着、碰不到。其实观众要的真不多,不过是想在剧里看到点真实的喜怒哀乐,看到些像身边人一样的角色。
《花千骨》能火这么久,不是因为运气好,也不是因为对手弱,而是它把“讲故事”这件事做扎实了。希望以后的剧能多学学,少花点钱搞那些花里胡哨的特效,多花点心思琢磨琢磨,怎么让角色像活人一样,在观众心里住上几年,甚至几十年。毕竟,能被记住的,从来都不是那些光鲜的外壳,而是藏在故事里的真心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