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一直以来在航空技术领域具有先驱地位,特别是在空空导弹的研发上。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展这项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,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探索。不过,那个时期内所研制的导弹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并未达到实用标准,直至1957年,英国才首次正式服役了其第一款空空导弹——“火闪”。
自1949年起,英国对“火闪”的研制工作逐步展开,到了1953年进行首次试射。这款导弹是专门设计用于近距离的空中对空作战,受当时技术条件和战斗需求的制约,它的设计目标主要是针对螺旋桨驱动的大型轰炸机。然而,面对更加灵活的喷气式战斗机时,“火闪”展现出的作战效率确实相当有限。
从结构上看,“火闪”的设计与现代导弹有较大差异,初看之下就好像是三枚小型导弹绑在了一起。其总重约为150千克,长度接近2.84米,主要由一个中央弹体以及两台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组成。帮助导弹转向的X形方向舵安装于主弹体上方,操控起来相对复杂。
展开剩余62%导弹采用的是雷达波束制导技术,主弹体并不具备独立的飞行动力,发射时依靠助推火箭的高速助力。发射后大约1.5秒钟,助推火箭便会被丢弃,而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,导弹的速度已被加速至2马赫。同时,助推火箭的微喷口微微偏移,助力导弹进行自旋。这一设计不仅可以提升飞行稳定性,还为了防止热废气干扰导弹接收雷达信号。导弹内部则装配了压缩气瓶,为导航中的气动陀螺仪和方向舵的伺服系统提供动力。
当导弹抛弃助推火箭后,操作手需利用瞄准器持续对目标进行瞄准和照射。而导弹尾部的接收器若持续接收来自发射机的信号,就能自动进行飞行姿态的调整。它的战斗部则采用近炸引信,内部装填了7千克的爆炸物,威力足以对大型轰炸机造成严重破坏。虽然这种制导模式在抗干扰能力方面表现尚可,但却存在精度不高的缺陷,如果目标灵活机动,就容易摆脱导弹的追击。此外,由于没有自身动力,其有效射程仅约为3千米。
总的来说,“火闪”的作战性能体现在测试中显示出不少不足,尽管其被设计用于对付螺旋桨式大型轰炸机,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,效率依然不尽如人意,面对喷气式飞机更是显得微不足道。然而,它确实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款正式列装的空空导弹,生产数量大约在300枚左右,主要装备于褐雨燕战斗机上。
这批导弹的服役时间非常短暂,到了1958年,英国空军便开始装备更加先进的德哈维兰“火光”红外寻的空空导弹,“火光”才真正成为英军历史上第一款具有实战使用价值的空空导弹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